导读:耶稣的核心团队被群氓拥戴的广场效应裹挟,正遭遇最大的危机。他们被耶稣催促上船,彻夜与风浪和内心的黑暗搏斗,错把耶稣当成鬼怪,以神为抢夺他们大好前程的人。当率先苏醒的彼得渴望经历神超自然的能力,他就成为第一个抵达水面的人。不允许自己的生命失控,怎能经历神?
《境界》独立出品【主编连线】
文 | 刘阳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水面行走”的故事,基督徒耳熟能详。一个中国人,一眼看到一个人在黑暗的水面上冲你走过来,会有什么反应?我们未必会大叫“鬼怪”,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我们大概率会高喊一声“好轻功”,武林高手,铁掌水上漂,轻功了得!而且这段经文里最让人惊讶的是,在同一时空区域密集出现了两起水上行走事件,两位当事人,一个是耶稣,一个是彼得。估计神盾局的人都被惊到了。
经文在《马太福音》14.22-33: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
上山下海
我们先来看耶稣。之前,祂曾和门徒同船,还出手平静风浪。这次为什么大家不在一艘船上?经文告诉我们,因为耶稣需要独自来到父神面前祷告,而且这个需要一直没能得到满足。
更早之前,耶稣差遣十二门徒两两一组出去,给他们权柄医病赶鬼,门徒回来向他述职,耶稣听完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这是耶稣第一次表达自己期望调整服事节奏,以祷告的方式略作休整,与父神亲近。耶稣既是照顾门徒的需要,也想藉此避开被他们的影响惊动的希律王,避其锋芒,保有继续服事的空间。
但百姓看到他们,就从各处跑来跟随。耶稣怜悯众人如同羊没有牧人,就放下自己休息和祷告的需要,先医治病人,然后讲道直到天色已晚。想到众人整天没吃饭,耶稣又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一场连着一场,就在众人的嘴巴还嚼着饼和鱼、眼睁睁看着剩下的食物装满了12个篮子的时候,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人欢呼拥戴耶稣做王。一顿吃饱不算完,顿顿有饼才叫好。而且群众不理会耶稣的推辞,要强逼祂做王。如果耶稣顺水推舟黄袍加身,他就将成为地上的一股政治势力,和罗马人、希律党人对抗。
耶稣的使命面临扭曲和变质的危险,祂知道万人的心,也清楚魔鬼的诡计。这是迄今为止耶稣的核心团队遭遇的最大危机,令人想起耶稣服事之初被魔鬼试探的情形,耶稣被诱惑走捷径得到群众的追随,获得万国的荣华。当时魔鬼“暂时离开耶稣”,现在再次现身,让耶稣和他的团队身处万众响应的广场效应之中,亲眼看到群氓为了自己的利益甘愿被驱策。只要耶稣振臂一呼,群众立刻就可以向耶路撒冷进军。门徒们建功立业的雄心也被激发起来,血脉贲张。
耶稣果断拒绝试探,立即给出了处理方案:耶稣上山,门徒下海。耶稣先催促门徒赶紧离场,因为门徒很可能已经被群众非理性的热情冲晕了头,迈不开腿。耶稣自己留下劝退群众,然后独自上山,整夜祷告重新得力。
也就是说,门徒下海坐船是遵照耶稣的吩咐,但却遇到了很大困难,“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听神的话却“不顺”,不只是逆风,《约翰福音》描述得更细,“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來”。加利利海的局部强对流天气,引发风暴使湖水翻腾。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都是当地的渔民,很清楚危险的程度。
这次耶稣不在船上,他们必须独立面对。那时候大约四更天,也就是凌晨3-6点,月黑风高浪大。彼得以为自己蒙召撇下一切跟随主,就此告别风里浪里的日子,没想到被迫打起精神带领大家对抗风暴、全力自救。门徒们心里是欲望和野心的火焰,舔舐着心灵;身外是疾风怒浪,随时威胁着生命。众人瞬间清醒,再也无暇陶醉在被群众拥戴的眩晕中,顾不得回味虚荣心被喂养的舒服,不得不放下对未来的幻想,把血气的冲动释放在不断重复的摇橹划行中。
所有人努力了大半宿,小船却只航行了十多里。封侯拜相的美梦已经和累到虚脱的四肢一起躺平在甲板上。那些不熟水性的门徒可能早就扶着船帮把激起众人的光荣与梦想的饼和鱼都吐了出来。神所赐的祝福,是吸引人来追求神的,如果被用来喂养自己的犹太梦、中国梦、美国梦,连它基本的功能都会失去,成为一堆令人反胃的呕吐物。
耶稣相当于让他们下海排毒,用狂风巨浪摇醒他们的南柯一梦。死亡的威胁有一个极大的益处,让人容易学会放手,不再浪费时间在次好的东西上,还是保命要紧。但是治死贪欲没那么容易,当情况好转,死亡的威胁挪去,欲望又会抬头。后来耶稣进圣城时,群众欢呼的场景让门徒心里又痒痒的,雅各和约翰的妈妈禁不住出面替两个儿子要位置,荣华富贵、午夜梦回,想要做王的诱惑在门徒心中仍然余音淼淼。
此刻,门徒仿佛要被黑暗吞没了。怎么办?主在高山我在船,隔山隔海隔着夜。《马可福音》却提醒我们,耶稣“看见门徒因风不顺,摇橹甚苦”,也就是说,耶稣看到了这一切,祂完全了解门徒的困境,就像导演知道剧情,老师知道考题。当初是耶稣催门徒离岸上船的,但这并不表示门徒接下来就一路亨通,不会遇到困难。人总喜欢用“平安了平安了”证明神的带领,却经常被假平安欺骗,被苦难吓退。无论主是否在船上,我们遇到的风浪祂都知道。祂让我们受苦是于我们有益。
耶稣祷告完毕,在与父神的亲密中再次确认自己的身份,祂本就是王,祂的权柄不需要任何人的让渡或加持。然后起身,走向岸边,浪就在脚下。是时候了,再次向门徒启示祂是谁。
鬼影神迹
耶稣踏浪而来。这么激动人心的显现,门徒看见却惊慌,“是个鬼怪!”人在软弱和不安全感中竟然会认不出神的工作,认不出神明显的自我启示,这就算了,甚至还把出于神的看作出于魔鬼的,直接把神自己误认为鬼怪!如果不是经文明明记着门徒们已经落入这种光景,我们都不敢做此猜想。
小时候家里停电,我和妹妹呆在黑暗的房间里,听到门外走廊里每一点轻微的响动都在心里激起一串联想。两个人互相吓,最后当钥匙插进门里发出转动的声音是最恐怖的时候,在我们的惊叫中门打开了,啊,原来是妈妈下班回来了。恐惧会传染,一旦把自己摆在我很受伤、周围充满危险的想象中,就很容易杯弓蛇影。
当我们容许肉体的情绪例如恐惧、抱怨、愤怒、委屈、自满渗进心里,这些情绪的塑造力非常强,我们的视力和判断力就会被扭曲,一边自诩理性客观公正,一边却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而不自知,还以为义,不容置疑。特别是恐惧具有极强的变形力,可以驱使人做出最疯狂最荒谬的事。撒旦用威胁与恐惧统御世界,偏偏我们就怕贫穷、怕失败、怕没面子。但撒旦能偷窃杀害毁坏的就只有神赐下的祝福,永远无法伤害神本身。所以以神为乐、不看重神的赐福过于看重神,我们就不至于被魔鬼恐吓。神在圣经里最常对我们说的就是“不要怕”,从因恐惧而变形的心牢里释放我们。
就像雅各在渡口与神彻夜摔跤,也与自己心中的阴暗面和恐惧争战。门徒们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的夜晚,同样是灵里的一场争战。他们不以神为一切祝福的来源,反而把魔鬼的诱惑和试探当作应许,把耶稣错当成鬼怪,以神为抢夺他们大好前程的人。这就是人的本相。那个夜晚对门徒来说不啻为灵性的黑夜。他们的心被搅动要去跟随世界,夜晚就是寓言,好像他们被世界裹挟而后失望幻灭的场景。那是一个找不到神的世界,以至于他们丧失了对属灵事物的想象力,受伤感、幻灭感带来的自保倾向导致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他们宁可给出鬼怪的解释,也没有想到那会是爱他们的耶稣主动来靠近他们。
神造我们能感知、有情绪,使我们可以与外界和其他人沟通共情,但神却不是要我们信靠和信任我们的情绪,相反我们要了解情绪的特点是容易起伏,会上当,神的话才是永不改变的。当神的带领和人的顺服都没有问题,我们一定可以看到神的工作,经历神的同在。
对于门徒的恐惧喊叫,耶稣连忙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上一次听到“不要怕”,还是在蒙召刚跟随耶稣加入团队的时候。那时,耶稣安慰他,把他从羞耻的自我厌弃中拯救出来。此刻,耶稣让他不要怕,是知道人心思摇动就会脆弱,忘记他们亲眼看过耶稣一句话就赶出污鬼,忘记他们被差派出去的时候,也体验过医病赶鬼的能力。现在他们心中杂念翻滚,处于被攻击后的虚脱状态,需要马上连通耶稣。
信心浮沉
或许是耶稣的一句“不要怕”,触动了彼得的思绪,让他属灵的记忆被唤醒,灵性需求率先从争战一宿的疲惫惊恐中苏醒过来。刚一回过神来,马上对耶稣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更恰当的翻译是“既然是你”,让我也体验一下。
耶稣在水面行走的神迹,让彼得放下想要去体验世俗权力的冲动,转而想体验超自然的能力。我们真正渴慕的事物会改变我们。彼得这一刻选择要经历神,像个孩子一样,也要在水面上行走。今天谁还会渴慕拥有在水面行走的能力,自己买艘快艇不好,坐豪华邮轮不好吗?
水面行走不是炫技的表演,而是对人生许多场景的比喻。当环境、实力甚至健康让我们不敢迈步,因为落脚的地方踏不实,好像踩在水面上,而神的话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但你想到过吗,如果这是日出的阳光铺在海上的一条路呢?我们敢下船吗?许多时候,更难测的是人心。人心如同水面踏不实,今天YES明天NO,耶稣要我们不看风不看水,不看风水,也不去揣摩和企图掌控人心,不去讨好也不论断。
离船,就意味着进入失控。信仰不意味着确定性,而是敢于走入不确定性当中;福音不意味着拥有答案,而是有试错的勇气。可能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个声音提醒自己,要HOID住场面,不要失控,不要自己凑上去犯傻,被人笑。哪个成熟男人会相信水面行走,还想自己去试一下,风险也太大了吧?!彼得觉得自己的面子没那么重要,他选择抬脚跨出去,如果是小心谨慎之人今夜他压根不会在这条船上,他的老婆在加利利的晨光里等他,身后还站着他的岳母。人生值得冒险赌一把,信耶稣是可托付之人。
当彼得在水上走向耶稣,他很清楚这不是他自己能做到的,他再无任何可依靠之处,他把命系在耶稣身上,只能依靠神。如果你这一生从未失控过,你就未曾经历神。福音之所以是释放而不是新的牢笼,就因为它允许我们失败。神允许失败,神喜欢我们肯为祂跨前一步,哪怕行差踏错也不退缩免责。福音帮助一个男人保有最后的尊严:宁可鲁莽失败,也不退缩自保。彼得身上只有鱼腥,没有油腻。彼得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故事,却没有因此变得世故。
在人生的海面上,耶稣此刻就对无数人、对你说“你来吧”,却没有人回应。我们根本不敢迈步离船。我们惧怕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人莫非癫狂了吗,竟然踏出船?我们宁可被沉重的肉身压得下沉,也不愿意相信耶稣可以带我们关山飞渡。跟随耶稣的人就是一个不愿意在没有神迹的世界中靠呼吸机存活的人。而彼得真的就在水面上朝耶稣走去。看见神的显现就去体验,即使没有完全理解,因为这本来就超出了人的理解能力。我们放弃因为完全了解带来的知识的权力,而是交托自己给主,在不确定性中经历祂的恩典。
彼得有足够的信心离开船,但当他看风看水,世界的知识、生活的经验、物理的定律一时涌上心头,恐惧袭来,于是他开始下沉。他不是因下沉而害怕,却是害怕而下沉,心先沉,身体才沉。水面行走很环保,不耗油不耗电,消耗的却是信心。要保证信心的持续供应,只有与信心的源头耶稣相连。“信心不该这么小,出门要带充电宝”。请注意,耶稣没有批评彼得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好强逞能给他添乱,反而带他踏上无人到达的地方。这世界珠穆朗玛峰也有人到过,富人们趋之若鹜,波涛翻滚的水面却从无一人抵达。
彼得的信心不够用了,大叫“主啊,救我!”耶稣听到,“赶紧伸手拉住他”。祂对我们的爱,就是“赶紧”的爱。然后说出第二句话:“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只用一句话帮助彼得认清,我们心中的疑惑和恐惧好像那么真实,分分钟吞噬人,但其实不禁一问,水还是那个水,风还是那阵风,耶稣也还是耶稣没有任何改变。
神可能呼召我们站在平稳的岸上,或者坐在摇晃的船上,甚至有人蒙召离开暂时安全的船,行走在水面上。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是定睛耶稣,以敬拜代替恐惧。故事的高潮并不是风浪止息,而是门徒的告白和敬拜。门徒第一次用“神的儿子”完整称呼耶稣。耶稣拒绝撒旦的试探,没有选择在世上建立王权的道路,再次确立自己神儿子的身份,如同祂刚开始服事时,天父的认可“你是我的爱子”。每次的告白与敬拜,门徒都比上一次有更深的领会,灵里的杂质又被清掉一些。
争战顺利收尾。“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约翰福音》还补充了一句“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原来只是一堂海上密集课,教学结束,小考交卷,耶稣从不拖堂。彼得会后悔自己当晚太冲动、自不量力踏上了海面吗?我想他永不会后悔自己当晚的冲动,其他人却可能暗自惋惜自己错失了经历神大能的机会。
经历过、没经历过,究竟有什么不同?具体的经历再鲜活丰富也终会散去,后来彼得再也没有遇到水上救援的场景,需要他施展水上飘的功夫。那么有什么东西留下了?彼得得着了什么?答案是信心留下了,留在离岸又离船、勇敢在自己的失控中经历神的人心里,帮助我们胜过人生继续向前的各种风浪。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