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弥漫整个中学时代的霸凌

走出弥漫整个中学时代的霸凌

导读:我的储物柜上满是恶意的涂鸦,每次走进洗手间,看到门上写着“塔米是个贱人”。走进学校,我就要预备面对公开的嘲笑和贬低,每到下课就被人故意用肩膀撞,被强行推进储物柜,然后听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才没针对你呢!”当我唯一一次反抗,却被罚休学五天…

《境界》独立出品【说出你的挣扎】

文 | 希幔

播音 | Annie 后期 | Jack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编者按】9月7日,有媒体披露广西苍梧县14岁女生被校园霸凌,在宿舍遭多人围殴、22秒被连扇17个耳光;仅一个月前,四川江油14岁女生被多人围殴4小时。两起事件均有视频流出,在网上发酵。相关整治已经进行,但受害者身心创伤却远未痊愈。本文讲述的霸凌故事,虽发生在美国,却提醒我们当事各方的心态与出路。

塔米(Tami McCandlish)在美国一个蓝领社区长大。十几岁时,她是学校的优等生、明星运动员,性格外向开朗。但五年级起,她的快乐因为遭遇一些女生的持续霸凌戛然而止。她逐渐失去了自信和归属感,她变得封闭、痛苦,甚至想要自杀。

我被“蜜蜂团队”盯上了

事情发生在两所小学合并之后,塔米认识了新同学萨拉。起初她们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吃零食聊天。但没过多久,塔米就发现萨拉表里不一,总爱背后议论别人。

有一天,几名女生在操场上围住了塔米,其中一个说:“萨拉说你骂梅丽莎是个贱人。”塔米回答:“我根本没说过。”然后气冲冲地走向球场,找到萨拉对她说:“别撒谎了!你说我骂梅丽莎,你知道我根本没说过。算了,我们不再是朋友了。”

然而这场冲突并未结束,萨拉开始在同学中散播“塔米恨她”的言论。塔米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同学相信萨拉说的话。切尔西是一位关键角色,转学来的她很快加入了萨拉的小团体,经常传播流言、制造冲突。“萨拉在群体里扮演了蜂后的角色,她的朋友们成了她的蜜蜂。”

上初中后,萨拉说她最大的梦想是当上返校节的皇后,而且坚信这个头衔非她莫属。但塔米学习好,人缘也不错,还当上了新生助理,运动照片登上了校刊体育版头条。萨拉便拉着朋友到处贬低她。一次学校舞会上,塔米和15个舞伴登台表演,台下的萨拉和她的“蜜蜂团队”不停嘲笑塔米的舞步和外表。表演结束后,安布尔故意用肩膀撞塔米,还冷冷地说:“我们才没说你呢。”

(塔米)

霸凌持续升级。安布尔不放过在每次化学课后用肩膀撞塔米的机会,有时一句话不说,强行把她推进储物柜。塔米忍着不还手,向父母求助。虽然有教职工目击骚扰,父母也多次汇报,但校方以缺乏证据为由没有对安布尔做出任何处理。此后安布尔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一次塔米愤怒地去投诉,并提及当时刚发生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带来的恐惧,学校管理人员却问她:“你是否曾遭遇过持枪威胁?”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对方说:“那你就没理由感到害怕。”

父母只好建议塔米避开安布尔,但在小镇上躲避一个故意找你的人几乎不可能。一个周末,塔米和朋友离开商场时,遇到了安布尔和切尔西。她们一看到塔米就窃窃私语。安布尔故意靠近,想要撞她。塔米愤怒地说:“下次你再碰我,你会后悔的。”

回到家,塔米冲进门说:“下次安布尔再推我,我就把她打晕。我不想再忍了。”父母立刻报警,并试图联系安布尔的家人,但无人回应。后来塔米才了解,安布尔来自一个破碎家庭,在萨拉的蜜蜂群中她通过扮演别人不愿做的角色来提升自己。

一天放学后,塔米在看排球赛时被几名同学围住,他们质问她:“泰勒说你向警方告发了安布尔的派对,害得萨拉被踢出返校节。”塔米无奈地回应:“我根本没告发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聚会。”

原来安布尔的邻居因为派对吵闹报警,警方赶到现场后逮捕了安布尔。萨拉等人也因未成年饮酒受到学校处分,被取消了返校节皇后的候选资格。塔米以为是泰勒在掩盖蜜蜂群的错误,煽动同学们针对自己。于是她冲进体育馆找到泰勒,问他为什么要散布谣言。泰勒矢口否认,假笑着摸自己的脸。塔米注意到他连正眼都不敢看自己,坚信他在撒谎,就挥起一拳,想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第二天,她被叫进学校办公室,被处罚必须休学五天。塔米觉得不公平,为什么那些欺负她的人从来就不需要付任何代价,而她被迫反击却要受罚。真正让塔米难以承受的是身边人的反应。“很少有人知道我被霸凌了,许多人只是对我的反应感到震惊。老师们默许了课堂上那些针对我的攻击。我的储物柜上满是恶意的涂鸦,洗手间的门上写着‘塔米是个贱人’。”

地下室的猎枪柜

高中快结束时,塔米被一所大学的新闻专业录取。成绩不再是她关注的重点,但她的情绪却一天天下沉,陷入黑暗。“那年春天,我错过了毕业舞会,错过了很多体育比赛。每天我只是抱着我的狗,躺在卧室的床上,直到哭不出眼泪。偶尔我开车去学校,甚至希望迎面有辆车撞上我。我沮丧到无法集中注意力。我经历的一切好像都失去了意义。于是我走进家里最黑的地下室,对着猎枪柜琢磨如何把子弹上膛。”

就在那一刻,她清晰地听到一个声音对她说:“你的生命不是你自己的,有人为你而死。”一道光照进地下室。塔米回忆:“这束光切断了敌人对我的负面控制,提醒我,我是被爱的,而不是让我自我毁灭。虽然当时的我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具体意义,但我想到我的家人,想到我可能伤害我最爱的人就难过至极。于是我起身走出地下室。”

在父母的建议下,塔米决定接受心理咨询。第一次走进谢里丹医生的诊室,她就被对方的真诚所打动。“当我告诉她我打了泰勒,她竟然咯咯笑着说,‘好吧,他活该。’”塔米回忆道,“当然,我们都知道那并不是正确的做法。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听完我的故事,不是责备而是接纳。那一刻,我卸下了许多防备,愿意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敞开心扉。”

在六次会谈中,谢里丹医生不断提醒她,真正的医治不仅来自倾诉,更需要她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那些尚未愈合的创伤。最后一次会面时,医生认真地说:“你的人生似乎有一块灵性的空缺。帮助你走出黑暗的不只是人,更重要的是信仰。塔米,你有没有想过认识耶稣?”

在谢里丹医生的帮助下,塔米开始向耶稣祷告。“每天,我都会去那个山坡上的树林祈祷。祈祷得越多,我就思考得越多,也越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平安。有时我只是轻声说一句:‘主啊,求你帮帮我’,或者‘请不要让我再这样难受’,这就已经足够了。还有些时候,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听着风穿过树梢的声音,仿佛那就是回应。我知道,我的祷告被听见。”

念出他们的一个个名字

上大学后,那些曾经欺负塔米的人终于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她加入了一个有教会背景的运动员协会。过去的创伤依然像影子一样尾随,但她开始意识到人生不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主而活。“如果我早知道这些真理,就不会为他们的话哭那么多次。我会大声说:你们怎么看我不重要,我知道我是谁!”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在神眼中的价值才是最真实的归属。

然而,最难的一课是学会饶恕。每次看到有关饶恕的经文,塔米心里都会紧绷。但她明白,饶恕才是真正的自由,她不愿意刚找到一点喜乐就陷入愤怒的循环。当塔米读到主耶稣是如何饶恕那些钉祂十字架的人时,她开始学着去饶恕。起初,她艰难地开口,后来终于鼓起勇气把那些名字一个个念了出来:“我饶恕萨拉,饶恕切尔西,饶恕安布尔,饶恕泰勒……”每念出一个名字,仿佛一块重担从肩头卸下,心中腾出空隙,让主的平安慢慢涌进来。

大学团契的姐妹们陪她一起走过低谷。她们不追问细节,也不轻易评判,只是安静地聆听、为她祷告,常常邀请她一起吃饭、散步,或在宿舍门口轻轻敲门问候。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塔米第一次体会自己不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她的生命开始变得丰盛,不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从心中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走在校园里,她不再惧怕他人的目光,而是学会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温暖的阳光。她开始主动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信仰。大学期间,她与一位男孩交往,那个男孩后来成为她的丈夫。

有一次她偶然在镇上遇见切尔西。当时她坐在车里,看到切尔西穿过一家超市的停车场,脑中忽然浮现耶稣的话:“饶恕他们吧,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

那一刻,她不想再躲避,也不需要设防。透过挡风玻璃,她看着切尔西,不再把她视为敌人,而是看见了一个同样渴望被爱的灵魂。她说:“那是我第一次真的为伤害泰勒而感到后悔。也是透过切尔西,我开始看见,我和那些同学其实只是一些脆弱的年轻人,努力摸索自己是谁,试着找寻归属。”她开始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过得很好,而她的生命越被更新,就越愿意去饶恕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

两年后,她又一次遇见切尔西。不同的是,这一次切尔西主动向她道了歉,还向塔米分享了自己信主的经历。那一刻塔米意识到:我们不该把曾经伤害我的人永远定型,而是要看见他们可能成为的样子,就像切尔西一样。

尽管那些创伤仍在心底留有痕迹,但它们已经不能左右塔米的人生。“过去的伤痛成了提醒,提醒我要在爱中前行。我明白,人性中都有软弱。有时我成为受害者,有时我也可能是加害者。”

如今,塔米早已走出愤怒,成为一名作家、讲员兼健身教练。她期待自己的故事可以帮助年轻人进入一种更深的自由。

(本文参考《Let the Bees Buzz》一书,以及Tami McCandlish、Thriftbooks、Blue WaterHealthy Living等网络资源,一并致谢)

片尾曲:《到耶稣那里》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jingjietougao@gmail.com。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